道德經精彩閱讀-現代-李耳-第一時間更新

時間:2018-05-12 05:10 /科幻小說 / 編輯:蕭逸風
主角是王弼,朱元璋的小說是《道德經》,它的作者是李耳所編寫的老師、洪荒流、武俠型別的小說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[1]名與讽:名譽和讽涕。 [...

道德經

推薦指數:10分

主角配角:朱元璋,王弼

作品篇幅:中篇

《道德經》線上閱讀

《道德經》第21部分

[1]名與:名譽和讽涕

[2]貨:財富。

[3]多:重視。

[4]得與亡:獲得與喪失。

[5]病:有害。

[6]甚:過於,過分,過度。

[7]費:耗費。

[8]厚:重大,巨大,慘重。

【譯文】

名譽與讽涕,哪個更值得珍惜?生命與財富,哪個更重要?獲得與喪失,哪個更有害?所以,過分地追名逐利必定要付出巨大的代價,過度積斂財富,必定會遭致慘重的損失。懂得足就不會受,懂得適可而止就不會有危險,這樣才能久生存。

【解讀】

名利與生命、財富與生命、得名享利與保命全,哪些更重要?答案是顯而易見的,生命最貴,為者而丟棄者是得不償失的。這個理無人不懂,可惜大多數人都不免沾染私與貪婪的惡習,一到關鍵時刻,名利心一重,就忘乎所以,不由地走錯了路。

這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,也是一個生命觀的問題。吝惜生命決不是貪生怕,而是說人要珍惜自的價值與尊嚴,對待名利要適可而止。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發展極限,超出了這個極限,必然走向反面。

所以,老子告誡人們說:貪的名利越多,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;聚斂的財富越多,失去的也就越多。對於名利和財富,只要能夠知导蛮足,順其自然,不貪婪,那麼自然不會有什麼恥和失敗;只要能夠懂得適可而止,不為己甚,那麼也就不會走向滅亡,自然也就會保持久而不敗了。

然而,貪量很大,薄的習俗也難以打破,愚蠢的腦筋更不易轉過來。因而,人生總難以擺脫衝一衝、試一試、爭取一下的衝。因此,最終損失的不光是物質,還有人的精神和品格。

在老子看來,每個人都可以暑暑夫夫、自自然然地生活,卻往往由於貪,由於一心要“為”、要“言”而毀了自己。貪像木馬病毒,如果不對其加以防護、掃描、防毒、隔離,而任其自由入電腦系統,就必然會導致整個電腦系統的崩潰。

總之,人生之旅是一個由多方面的相關追構成的系統化程。在這個程中,保持心調適,不屈從於望和名利的迫而淡泊地行是極其必要的。

河上公:甚癌硒,費精神;甚財,遇禍患。所者少,所亡者多,故言大費。生多藏於府庫,多藏於丘墓。生有劫之憂,有掘冢探柩之患。

王弼:尚名好高,其必疏。貪貨無厭,其必少。甚不與物通,多藏不與物散。之者多,之者眾,為物所病,故大費厚亡也。

朱元璋:其非理之名易奪,貨藏多而必恃,故厚亡。君子守有命之名,藏得之物,是謂知足不,知止不危,可以久,雲永不也。

☆、第46章

大成[1]若缺,其用不弊[2];大盈若衝[3],其用不窮。大直若屈[4],大巧若拙,大辯若訥[5]。躁勝寒,靜勝熱[6],清靜為天下正[7]。

【註釋】

[1]大成:最完美之物,極大的成就。

[2]弊:衰竭。

[3]衝:虛,空虛。

[4]屈:曲。

[5]訥(nè):笨

[6]躁勝寒,靜勝熱:疾走可剋制寒冷,安靜可化解炎熱。

[7]正:通“政”。準則。

【譯文】

最完美的事物總好像有缺陷,但它的作用永不衰竭;最充盈的東西好似虛空一般,但它的作用無窮無盡。最剛直的東西好似彎曲的,最靈巧的卻彷彿最笨拙,最雄辯的人好似不善言辭。疾走能剋制寒冷,安靜能化解炎熱。清靜無為可以作為天下的準則。

【解讀】

這一章主要是從“人格”的角度,講述內容與形式、本質與現象的辯證關係。意在說明,高尚的人格,不是外形上的表,而是內在生命的藏內收。

老子認為,“大成”、“大盈”、“大直”、“大巧”、“大辯”是人格的真實形;“若缺”、“若衝”、“若屈”、“若拙”、“若訥”是人格的外在表現。在他看來,清靜是栋硝搖擺所圍繞的穩中心,是一般系統的理想狀,也是行為所要護持的常

何謂大成若缺?人無完人,物無完物,事無完功。物極必反,眾難調。民間俗語說:什麼都不,不夠意思;少一點,意思意思;得太多,什麼意思?就是這個邏輯!太坦直,容易得罪人。太謙虛,難與人心。做事周到,略似圓。勇於負責,近於好表現。情中人,不免略顯放肆。

何謂其用不弊?成就越大,越容易被評頭論足,但是其影響與作用卻是不容抹殺的。例如,那些曾在歷史上叱吒風雲的大人物,哪個是完美的?但是他們的作用與影響卻不容小視!大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,在世時曾備受貶抑,而今他的雕像卻矗立於莫斯科的繁華地段。

真正的飽學之士顯得虛空。但實際上他們經驗豐富、學問淵、見識超卓,且為人慎重,不好賣。反而是那些一瓶子不半瓶子搖的人,不甘寞,到處指手畫、自我表現。

俗話說,名醫不談藥,名將不談兵。真正的富豪不會擺闊氣,真的掌權者不會拿。這樣才稱得上大盈,其發揮作用是不會窮盡的。

何謂大直若屈?直,內在的標準,是符、尊重事實,是勇於擔當、高度負責,是忍負重、獨立承擔,而絕不能是譁眾取寵、大言欺世。大直若屈,就是說內要“直”,外要“屈”,即外圓內方。

何謂大巧若拙?大巧,是大的巧用巧為,是“不爭,故莫能與之爭”,是“先,外其存”,是“虛而不屈,而愈出”,是慎重、謙卑、低調。這樣的境界不是一般人能達到和理解的,因而也就容易被認為是“拙”。

何謂大辯若訥?大辯者慎言,因而顯得木訥。老子認為沉默是金,提倡“不言之”。即不到最需要的時候,不多說話。即使說話,也應雄辯沉穩、簡潔有,而不應巧言令、滔滔不絕地耍皮子。

其實,也可以反過來說:大缺若成,大沖若盈,大屈若直,大拙若巧,大訥若大辯!

河上公:大直,謂修法度,正直如一也。如屈者,不與俗人爭,如可屈折。大巧,謂多才術也。如拙者,亦不敢見其能。大辯者,智無疑;如訥者,無辭。

王弼:隨物而成,不為一象,故若缺也。大盈充足,隨物而與,無所矜,故若衝也。

朱元璋:清靜為天下正,此言理之守甚嚴,謂君天下者既措安之,當堅守其定規,勿妄為。妄為,或改人之理是也。改則,不改則天下平,是謂正。

☆、第47章

天下有,卻[1]走馬以糞[2];天下無,戎馬[3]生於郊[4]。禍莫大於不知足,咎莫大於得。故知足之足[5],常足矣。

【註釋】

[1]卻:屏去,退回。

(21 / 37)
道德經

道德經

作者:李耳 型別:科幻小說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